别让“屏幕共享”变成“钱包共享”!
  • 发布日期:2024-01-26 09:26

“我的密码和验证码都没有给他,为什么钱还是莫名其妙就没了?!”

“是被骗子转走了!”

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提速,使用网络视频会议软件的用户越来越多,这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,他们利用网络视频会议软件中“共享屏幕”功能获取受害者的信息,进而实施诈骗。

相关案例

近日,某街道居民崔某收到一条微信好友申请,对方自称是其同事。通过验证后,对方以发福利为由,通过共享屏幕指导崔某在淘宝店铺公众福利网购平台里购买京东e卡。随后,崔某发现自己银行卡无缘无故转出6367元,此时才意识到被骗遂选择报警求助。

骗术解析

第一步:伪装身份

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客服、熟人、公检法类等,利用事先获取的个人信息编造理由,对事主实施精准诈骗。

第二步:引导下载涉诈软件

在取得事主信任之后,诈骗分子会引导事主下载具有共享屏幕功能的会议软件,因这些会议软件几乎都能在软件应用市场直接下载,事主也会进一步打消疑虑,增加上当受骗的概率。

第三步:实施诈骗

诈骗分子会以指导操作等各种理由,要求事主开启“共享屏幕”功能,进而获取密码、验证码重要信息实施诈骗。

目前,“屏幕共享”正混合各种形式多样的诈骗出现,利用“屏幕共享”的诈骗手法层出不穷,还出现在冒充熟人领导屏幕共享确认事务,网络贷款屏幕共享填写资料,兼职刷单屏幕共享确认任务进度等诈骗套路中......

但不管混合什么类型的诈骗,实施诈骗的最后一步都是让受害者使用或下载可以提供“屏幕共享”功能的网络视频会议软件,目的就是偷窥用户手机上的隐私。

因此,只需防范一点,未经确认情况:千万不要随意打开“屏幕共享”。

警方提醒:

1、投屏、共享或分享手机屏幕意味着对方可以实时看到您的手机屏幕内容,包括您输入的银行卡密码、验证码等财产性内容。

2、因工作需要开启屏幕共享功能时,使用过程中切勿操作支付类、银行类产品,切勿进行输入密码、解锁、个人信息验证等安全操作。

 

(供稿:盐城市局)